樊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广东应为全国树立榜样
“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最大规模的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广东应该是排头兵,应该率先做出积极努力,为全国树立一个榜样。”2月5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厚培产业发展优势”分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
樊纲
“传统产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一个产业对中国都是重要的,都需要发展,都要在产业发展中创造收入,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更好。”樊纲列举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36%,而其他的82.64%都是传统产业。
谈及如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时,樊纲建议,在鼓励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也要鼓励传统产业的发展,不能让企业家感觉“没有存在感”,只是在“要GDP的时候才想起传统企业”。
在他看来,传统产业并不一定需要政府“补贴”,但是需要政府的改革政策,消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发展国内统一大市场,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与限制,实现公平竞争。“发展传统产业的政策与规划,应该成为政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大传统产业内部兼并重组,是发展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
樊纲认为,用互联网、AI等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提高了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创造了新的用途,原则上也是一种新质生产力。
然而,多数传统产业会面临技术改革投资成本高、收益不确定的难题。因此,他表示,科技公司应该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供生产性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同时,也需要政府对新技术的应用本身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
采写:南方+记者 昌道励 许宁宁 郜小平 陈伊纯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股票怎么可以加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