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对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开启30日正面催化观察,另对交行及招行开启负面催化观察。该行指,内银股次季仍受压,个别公司或会交出正面惊喜,指可转换公司债券仍有可观向上空间,偏好有公布盈利诱因的银行。
6月,浙江入梅,阴雨连绵不断,所有东西都在发霉。7月3日,小红书网友@沛容发现,自己家的苹果竟然长蘑菇了!而且,这个蘑菇形状优美,纹路清晰,通体白色,非常漂亮。
有网友评论,感觉你这个苹果有点研究价值,沛容回复,确实是,已经有个博士联系我了说要买,今天苹果已经发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于是,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立刻联系到了这位上赶着要“发霉苹果”的博士果菌王(应本人要求,此处使用化名),问了问他苹果里的蘑菇到底是什么,研究做得怎么样了,能不能发SCI,是不是可以靠苹果菌博士毕业了,以及论文致谢里要不要感谢广大网友。
以下是他的讲述:
一个不平凡的发现
雨季的云南,各种野生菌如期而至,迎来了一年中最繁茂的生长季节,也是我们科研采集蘑菇最好的时候,在草原:
在密林:
在水边:
在高山:
在科研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互联网上浏览各种采集蘑菇的帖子,有时帮助网友们辨认各种有趣的野生菌。
一天,一个不同寻常的提问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网友发帖询问,她家的苹果上竟然长出了蘑菇!!!
“果菌王”到底是什么菌?
一般来说,真菌可以分为腐生、寄生和共生三类。
大多数蘑菇都是腐生菌,它们主要通过分解死亡或腐烂的有机物来获取营养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常吃的平菇、香菇都属于腐生菌。
寄生真菌是一类以活体宿主为营养来源的真菌,它们寄生在寄主植物、动物或其它真菌上,从宿主体内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例如养花的朋友们最头疼的引起白粉病的白粉菌,和感染植物的锈菌,但这类真菌通常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共生菌则包括大家最熟悉的鸡㙡和松茸。
因此新鲜的水果上能长出蘑菇,和以上的情况都不太一样,这让我觉得很新奇,立刻点进去一探究竟。
帖子中的图片展示了一颗普通的苹果,不过在顶部不同寻常地生长着一个扇形的菌盖,且有绒毛覆盖,菌褶从基部辐射状展开。
小红书@沛容
这种独特的形态,在云南这片热爱野生菌的土地上,我再熟悉不过——这正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一种菌子之一:裂褶菌(白参)。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虽然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担子菌,一般是腐生真菌(喜欢长在腐烂的木头上),但也可以感染人体或动物。
2016年有文章报道称,从斑海豹的肺部和眼睛中分离出裂褶菌,2022年和2024年都有报道裂褶菌可以感染人类肺部和支气管。之前也有报道发现裂褶菌长在新鲜的桃子、芒果、柿子和椰子壳上,但是生长在苹果上的非常少见,并且从图片上看,这个菌株长势非常好,可能具有重要的菌种选育价值和栽培价值。
柿子上长出白参|小红书@晨小尘
芒果上也能长出白参|我的朋友李朝东拍的,他是专业种白参的
于是我马上联系博主,想要购买,得知我的来意后,博主慷慨地表示可以把整个菌株连同苹果一同寄给我。
感谢博主的馈赠!|作者
在酷暑的夏季,将这样的生物样本远程邮寄确实有一定挑战性,好在我们知道裂褶菌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不腐烂都可以再分离,只需简单的生鲜包装邮寄就可以。
切开苹果看蘑菇
收到菌株后,我们首先切开苹果观察被侵染的部分:
观察过后,我的初步推测是,苹果在自然环境或储存过程中,有裂褶菌的孢子落在上面,由于苹果有伤口,裂褶菌孢子首先侵染苹果的果柄,随后向下逐渐扩散到果核,当温度湿度都适合裂褶菌生长的时候,子实体就可以从苹果顶部长出来。
另外苹果中含有果酸,在这种酸性环境条件下,一般真菌都难以生长,但是裂褶菌抗酸性的能力较强,所以这也是它能在苹果上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裂褶菌首先侵染了苹果树,然后扩散到苹果果实中。2016年,突尼斯就报道过裂褶菌引起的苹果木腐病。
1970年,美国学者A. J. Latham做过实验,把裂褶菌菌丝接种到苹果上面,且成功长出了子实体。
Latham, A. J. (1970). Development of apple fruit rot and basidiocarp formation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 Phytopathology, 60(4), 596-598.
之后我们对苹果不同部位分别接种,观察各部分菌丝的生长情况。
图一:白参菌丝已经完全侵染整个苹果。
图二:从苹果不同部位分离出来的菌丝生长情况。
图三:子实体上的分离物生长较为缓慢,但可以看到稀疏的菌丝。
图四:苹果未腐烂果肉部分有少量菌丝生长。
其中已腐烂果肉部分菌丝长得最快最好,说明白参主要营养来源是已腐烂果肉。虽然蘑菇的风味主要来自于蘑菇本身的氨基酸,基质对蘑菇风味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是也不好说最终能不能种出苹果味的白参,等我们尝尝看再跟大家汇报。
苹果种子上分离出来的部分,被少量细菌污染,但仍然能看到有菌丝生长。
我们随即提取了该菌株的DNA,现在成功鉴定到该菌株属于裂褶菌的模式种:Schizophyllum commune。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鲁金荣摄
另外一种裂褶菌:Schizophyllum radiatum|鲁金荣摄
现在,我们已经对这株白参进行分离纯化,马上就可以开始栽培实验,预计2个月左右就能出菇。
白参的大棚栽培|包淑鑫摄
白参的工厂化栽培|李朝东摄
另外,我们是世界上首个进行食用菌航天搭载实验的团队,并且白参也在搭载范围内,下图是坐过神舟12又回到地球的白参。
神舟12航天搭载白参。我们的栽培试验证明,上过太空的白参生长速度更快,且孢子较少。|木立恒摄
尽管这是一株普通的白参,但它在这种非传统基质——苹果上的生长表现,展现了白参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白参环境适应性的新见解,为我们后续的菌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通过接种到培养皿上的菌丝,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菌丝生长的状况,如生长快慢等|木立恒摄
同时,这项试验也可能对苹果种植业带来新的洞察——我们可以评估这种真菌是否会对商业果树种植构成潜在风险,又或者真的能够研发出带有苹果风味的白参。虽然这种可能性较小,但该探索为理解菌类和植物之间复杂的互动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其实早在20年前,我的导师,中国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赵琪博士就已经对裂褶菌展开研究,所以还是要先感谢导师像栽培白参一样栽培我。
最后,对于网友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能不能发SCI,是不是可以靠苹果菌博士毕业了,以及论文致谢里要不要感谢广大网友。在这里给大家答复。
通常来说发表一篇SCI论文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能够推动科学进步或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就我们目前的实验进展来看还是有很大希望的,至少获得了一个少见的能在苹果上生长的白参菌株。
靠苹果菌就能博士毕业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论文致谢里一定会感谢网友们的热心关注,希望我们的研究取自于生活中期货配资炒股,也能最后运用到生活中,最后将论文写在大地上。